第二百五十二章 内政繁杂-《抗战惊雷》
第(3/3)页
同时,由于沦陷区法币被大量拒用,价值较低,国统区和沦陷区以法币计算的物价不同,套利机会就此产生。将沦陷区的法币运往国统区购买物资,倒买倒卖,可获取暴利。走私导致国统区物资更为匮乏,进一步推高了通货膨胀水平。
为了尽量控制根据地的通货膨胀,使用内部货币便是一个办法。但这对于国府是不能接受的,所以,杨天风采取了另外一种迂回策略——行流通券,通过代替货币的流通券来抵挡经济侵略,避免物资外流。
“既然经济状况还在我们的承受范围,那就尽量不要过于仓促。”杨天风想了想,无奈地叹了口气,“尽量把流通券印得好一些,能用得时间长一些。否则,为防鬼子伪造,就只能不断重新印制新版的,让伪券印制跟不上真券的更新、印制度。这是土办法,用起来也比较麻烦啊!”
宗辉结束了工作汇报,告辞而退。杨天风则陷入了长长的思索。
战争不是单纯的武器较量,如果在这场抗日战争中,根据地没有经济基础的保障,很难说结果会如何。而经济之所以在战争中起到作用,关键是要保障战争时期军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而从更高、更远的角度来看,日本在军事上没有达到击败中国的野心,便想以货币战击倒中国。他们利用伪造的和沦陷区收缴的法币为其在国际市场上大量采购军需物资,控制沦陷区的经济金融命脉。
而维持法币在沦陷区内的流通,并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人们对法币的信心,这对于整个抗战经济的维持,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所以,杨天风不能废用法币,也不想废用。那他就要为维持法币的信用,反击鬼子的货币战出谋划策了。
而客观地讲,法币作为一种当时尚在少年期的信用纸币,尽管一路腥风血雨、跌跌撞撞,尽管面临着先天不足和内忧外患,但在与日伪币的斗争中还是顽强地站住了脚,使得中国的经济没有完全崩溃。
……………(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