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位就是去年的高考状元李峤,到了京都大学后,跳级读大三。接下来,我们有请她讲两句学习心得。” 在大家的掌声中,李峤走上台。 学校里的同学基本都认识她,她简单的自我介绍一番,讲述自己的一些学习经验。 同学们小声讨论。 有的羡慕李峤长得好,学习好。拿她当榜样。 有的说学习靠天分,她的经验再好也不适合他们。 李峤提到村里的知青,只有两个读完高中,其中有一个初中毕业,但他们都通过自身的努力考上了大学。 这给成绩不好的同学很大的信心。 但又有人说,知青本就聪明,考上大学不例外。 李峤讲完自己的部分下台,班主任依旧带毕业班,他拉着李峤进教室:“难得你有时间来,再给学生们说说大学里事,叫他们有学习的动力。” 李峤提到津贴,奖学金。 大家一听说有钱拿,来了兴致。 “师姐,你拿到那么多钱都用来干嘛了?是不是该捐出一些帮助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听说你结婚了,对象投机倒把,你是不是该管管?” 班里有隔壁村的,听说过李峤一些事。 老乡们一致认为,李峤离婚是迟早的事。 一个大学生,一个小混混。 根本不是一路人。 班主任正要呵斥,李峤道:“贫困的学生可以向学校申请补助,我的钱是我自己努力得来的,有自己的用法。”她又道:“我对象如今陪读,他报了夜校考会计证,接下来准备学习英语,计划考驾驶证。跟你们村的人说一声。他现在是五好青年,走的是正途,不干投机倒把的事。” 她认为秦谨做的生意不算投机,只是迎合别人的需求。 “夜校?我们这里咋没有。” “我们这里没有的东西很多,你想了解建议你努力考大学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李峤道。 “师姐,怎样能把英语学好?” “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大声阅读。” “.” 李峤待教室回答学生们各式各样的疑问,上午最后一节课结束才告别离开。 刚出校门,便见青年挺拔的身影。 “阿谨。” 青年微微一笑:“开完会了?” “嗯。”李峤坐上他的后车座,两人来到供销社,请高大刚吃了顿便饭,随后回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