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海盗攻城-《我家相公是穿越者》
            
            
            
                
    第(3/3)页
    “初步估计至少超过五百人。”
    聂主簿报出一个令人沉重的数字。
    一百人规模的海盗团,就已经非常可怕了。超过五百人的海盗团,已经属于大型海盗团。
    应元县沿海出现的海盗,主要以倭寇为主。
    他们极其凶悍,武器多为锋利的倭刀。没有盾牌。
    论近战能力,别说是城内这些半吊子的民壮、官兵衙役。便是大明朝的正规军,也不一定是他们的对手。
    来了五百多海盗攻城,如果全是倭寇的话,守城的官兵怕是坚持不了多久。
    “已经向附近卫所求援了吗?”
    既然城内的官兵不是海盗的对手。向附近卫所求援,是最好的办法。
    “点了烽火,也放出了飞鹰送信。因为是晚上,卫所能不能及时看到,暂时还不好说。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聂主簿答道。
    “不能派兵出城求援吗?”
    烽火与飞鹰送信两种方式虽然快捷,但是失败的机率也很高。
    直接派兵前去卫所求援最为稳妥。
    “我们已经尝试了多次,都被发现了。那些海盗现在已经有了警觉,看得很严,现在想派兵出去求援只会更难。”
    乔县令接口道。
    派不出去求救的兵,城池被海盗封锁住,这很不妙。
    “周先生,你一向谋略出众,可有什么好办法?不需要击退海盗,只要撑到天明即可。大概两个时辰左右。”
    面对乔县令期盼的目光,周文景可不敢接这个差事。
    更不敢胡乱夸下海口。
    “下官对行军打仗之事并不精通,恐怕要让县尊失望了。”
    他现在还只是初步了解了一些情况,根本没办法拿出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案。
    正说话间,有一匹快马疾驰而入。
    马上官兵不等马完全停稳,一跃而下。
    “县令大人,不好了,海盗的攻势在过凶猛,曹大人已经顶不住了。催促您赶紧派兵前去支援。”
    “什么?”
    乔县令不由大惊失色。
    “这么快就顶不住了吗?所有人听令,立刻随本官一道前往南门抵御海盗。”
    身为父母官,在这危急关头,乔县令的表现令人大赞。
    勇敢、担当。
    如果换成是贪生怕死的知县,早就逃跑了。
    周文景跟在乔县令身边。
    “周先生平时习惯使用什么武器?”
    “我用刀或剑都行。”
    “正好本官有一枪一剑,这柄剑就送给你好了。”
    乔县令明明只是个文官,没想到居然懂得使长枪。
    一般来说,长枪是所有武器中最难练的。
    因为它的枪杆多为木头制成。蜡木是制造枪杆的常用材料。
    尽管蜡木的韧性不错,木质稳定、结实,重量较轻。优点非常多。
    但是它终究只是木头。
    在战斗中很容易被敌人的利器削断。
    这就要求使枪者能灵活使用各种招式,最大程度的发挥枪头的杀伤力。
    长枪的精华部位就是熟铁打造的那一截小小枪头。
    周文景也不推辞,接过长剑。
    “谢谢县尊赏赐。”
    “跟本官无需客气。一会你自己当心,尽量不要与海盗近战。特别是那些手持倭刀的海盗,十有八九是倭寇,个个刀法狠辣。一个照面就能把人劈成两半。”
    乔县令能够详细指出海盗的特点。
    很可能上战场与海盗交手过。
    周文景牢记在心。
    不多时,他们便赶到了南城门。
    只听见喊杀声震天。
    城头上人影晃动,不时有人传出惨叫。
    “曹县丞,情况如何?”
    乔县令带人赶到后,立刻询问情况。
    他与曹县丞政见不合,但是在外敌攻城的情况下,他放下所有陈见。
    与曹典史携手御敌。
    “情况很糟,我统率的骠骑营已经伤亡一大半。海盗已经多次攻上城头,差点破城。”
    曹典史语气严肃的说道。
    “辛苦大家了。”乔县令点点头。“所有人听令,立刻登上城楼,帮着骠骑营的勇士们一起御敌。”
    众人纷纷登上城楼,加入战斗队伍中。
    “主要是城门这一块吃紧,县尊可以带人防住那一线。”曹典史指了指城门以北的防线。“周书吏把征税工作做得那么好,想必抵御海盗也是很有一套。可不许藏着掖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