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作为老谋深算之人,长孙无忌瞬间便想到了北国那边的反应。 罗通此举,势必会引起两国兵马的猜忌,并让北国质疑他们和谈的诚意。 话音刚落,一旁的房玄龄和萧瑀也看完了罗通的信件。 房玄龄苦笑一声:“看得出来,鲁国公是想以此促使北国尽快和我大唐和谈,但如此咄咄逼人,反而会适得其反啊!” 他们两人的话,让李世民原本就阴沉的脸,一下子就垮了下来。 反倒是对罗通有些了解的萧瑀并未立即开口,而是在细细看完罗通的信件之后,这才说道: “陛下,我想鲁国公此举多半是为了拒绝迎娶屠炉公主,他绝对不会真的和北国交战的!” 萧瑀对罗通从突厥救回他姐姐一事,心怀感激,这个时候当然是要为罗通美言几句。 但,他的话才说完,李世民就冷哼一声:“朕当然知道这小子打的是这个主意,只是他如此先斩后奏的行为传出去,朕的面子往哪里放? 再说了,他罗通这个想法,北国之人会知道吗? 万一他们看到罗通大军压境,真的认为我大唐想要开战呢?” 前线的情况很复杂,有时候一个小小的误会,就会引发双方大战! 李世民这个皇帝的位置,就是从战马上得来的,他深知前线的凶险,容不得半点马虎。 找长孙无忌三人前来,也是为了商议如何处理此事。 长孙无忌看到李世民有些愤怒,不禁眉头一皱,长叹一声:“陛下,事已至此,现在责怪罗通已经于事无补了。 不如这样,给长安城的北国使者通通气,告诉他们罗通去界碑关没有和北国交战的意思,只是去那边慰问将士。 不管北国信不信,至少我们已经做到仁至义尽。”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长孙无忌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只能先想办法安抚北国那边,让对方不要误会。 毕竟这个时候,他们想要说服罗通返回长安,以罗通的性格是肯定不会答应的,只能从北国那边入手。 李世民听完沉思了一会,随后才满脸无奈道:“也只能这样了,希望罗通那小子别再给朕惹麻烦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