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七章 后记(大结局)-《明朝大纨绔》
            
            
            
                
    第(2/3)页
    换装至线膛枪、线膛炮之欧罗巴大军,再次发动东征。
    双方海军于霍尔木兹海峡,爆发了激烈的海战。
    萨非王朝以惨败告终,欧罗巴诸国趁势杀入腹地。
    将多处城市征服,与此同时欧罗巴内部产生不同声音。
    有希望留下土地殖民者,亦有认为当撤离者。
    双方争执不休,最终只能各自划分区域。
    愿意留下殖民则殖民,而希望撤走则撤走。
    殖民初期的甜头,导致欧罗巴利令智晕。
    多数国家开始摇摆,并参与到殖民中去。
    教廷无力阻止,抑或是不想阻止。
    至此,欧罗巴彻底的开启了大殖民时代。
    凭借着从殖民地榨取的资源,与大明买入大量的武器装备。
    并深入黄金州,竭尽全力的挑动其本土部族仇杀。
    大明依旧选择冷眼旁观,只是不断加强舰队建造。
    同时大量修筑炮台,以备不测。
    大明弘治四十三年,帝六十大寿。
    普天同庆,弘治皇帝下旨太子入阁参政。
    欧罗巴新任教皇并各国特使率使节团来访道贺,并游历大明。
    期间主宾欢愉,教皇冕下还受邀参观了大明军械营造局所产最新式火炮。
    并大明四大造船厂所产,最新式战舰。
    其后,欧罗巴再无往大明争雄之心。
    并聘皇家货殖会,全面改造教廷主城。
    欧罗巴列国则是全面进入黄金州,开始切割、规划列国殖民区域。
    大明军械及茶叶、丝绸、宣纸等,出口稳定。
    大明弘治五十三年,弘治皇帝宣布退位、入元老院为院首。
    交军部于太子朱厚照,次年太子登基。
    改年号:正德。
    同年,欧罗巴诸国因殖民地争夺而爆发混战。
    英吉利、法兰西各执一词,教廷弹压下两国只能脱离欧罗巴开战。
    双方各自拉拢盟国,黄金州殖民地内大打出手。
    互相殖民地反复争夺,史称“英法七年战争”。
    大明军械及茶叶、丝绸、宣纸等,出口稳定。
    正德六年,原奥斯曼、萨菲王朝领地爆发起义。
    战争双方不得不抽调大量兵力,前往弹压。
    第(2/3)页